太仓检察文化建设掠影——检察院的那些暖心事

发布时间 :2017-07-20 10:04

     地温水暖,名园佳亭。金太仓的锦绣江南,孕育出端庄秀雅的娄东文化。而在本土文化的熏陶渲染下,太仓市人民检察院也正逐步走出一条文化建设的特色之路。关注社会大局,打造文化品牌,以小活动生成大影响。

  微电影

  小故事大警示

  “心莲,希望有一天,爸爸能以一种崭新的身份站在你面前,听你再叫一声爸爸。”看到好友检察官递来的这封信时,心莲泪如雨下。

  这一幕正是该院自编自演的预防职务犯罪微电影《心莲》中的场景之一。电影用朴实的镜头,展示了女主人公袁心莲的人生起伏,让观众在留下遗憾的泪水的同时,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,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,该片也在全省检察微电影专题片展播中荣获了二等奖。

  基于检察工作对经济发展、社会管理、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独特作用,该院将检察文化建设切入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,使检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渗透到服务大局的各个方面,文化内容不断充实。

  检察官博客

  小感悟大人生

  凝聚、导向、辐射……文化的力量贵在影响和感染,检察文化建设亦不例外。基于此,该院把小博客做成了大文章。

  “在办案中,我们时常会面对各种借口,以至于我们对一些人群的犯罪,渐渐开始变得习以为常、见怪不怪。”《太仓日报》上的这篇《借口》让人们对犯罪原因的分析又多了一重思考。

  自2009年联合《太仓日报》开设“检察官博客”专栏以来,该院每两周刊登一篇检察博文的习惯一坚持就是8年,8年的时间,近200余篇的博文,文化中的传承精神深深扎根。而随着检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,检察官博文也实现了纸媒与微信的同步推送,博文的影响力和受众面进一步扩大。

  娄东检察学社

  小舞台大风景

  文化建设,贵在参与。没有干警基础的检察文化犹如无源之水、无根之木。

  “偷租行为中的获利行为虽存在民事上的不当得利因素,但也符合刑法上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,当以刑事犯罪予以认定。”周一晚间的娄东检察学社热闹非凡。

  自2013年组建以来,娄东检察学社坚持每一季度至少举办一期,实行社员主持、社员参加、社员点评的全自助模式。同时创设《娄东检风》杂志,定期刊登干警原创文章。干警的参与激发了文化的动力,文化的兴盛也助推了干警的成长。该院先后有20余名干警获评省、市级检察人才和岗位能手。

  微廉政

  小规范大爱护

  着眼于管理创新,通过推进日常管理,把检察文化元素逐步导入自我监督环节,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。

  “个别干警值班未登记,电视电话网络培训会议时有人提前早退……”局域网上的这份《检务督察通报》异常醒目。

  2014年,为有效解决督察人员不足、受监督者参与不强、督察深度不够等问题,该院探索建立了“检务督察长”机制。由院领导班子成员、部门主要负责人、干警组成督察组,对6个方面27项重点内容开展日常督察。

  同时,总结办案、人事任免、同事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点,拍摄《我们有规定》廉政轻喜剧,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点出纪律规定,达到警示教育的效果。

  融太仓

  小细节大温暖

  建设检察文化,既要重“文”,更要重“化”,司法的精神文化积淀,最终都要通过检察干警的司法行为外化于行。

  该院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,突出以人为本,用归属文化暖人心、聚人气。推出“暖心关怀”工程,坚持特殊情形“四必访”工作机制;坚持每年为全院干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;坚持为每一位生日干警送去生日祝福;坚持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活动,不断融洽干警关系,营造和谐工作氛围。

  连续多年开展“新干警看太仓”活动,通过参观太仓市规划馆、博物馆、名人馆等充分体现民俗民情的馆藏地,帮助外地干警更加直观、深入地了解太仓。举办“太仓话”培训,聘请专业老师现场教学,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。近三年来,该院有数人在省、市检察系统技能比赛中获奖,49人次受到记功、嘉奖。(来源于《太仓日报》2017年7月19日)